强化危机意识,严抓综合管理
近期,通过对公司驻广州地区各工程部的调研发现。当前船舶市场持续低迷,很多部门都面临着:物理不足,质量要求高,报验难。用工成本居高不下等一系列困难。面对严峻的经济形势,如何在困境中求生存,谋发展。这就要求在严抓生产管理,提高劳动效率的同时,强化各级管理人员的危机意识,全面提高各部门综合管理水平。
今年上半年,虽然各工程部通过各项努力,确保了第一、二季度安全生产平稳过渡。但在实际操作过程中,依然出现很多在管理中被忽视的细节问题,具体表现在:
1、 极少数管理人员安全意识淡薄,只顾生产进度和效益,甚至出现违章指挥,冒险施工现象。
2、 安全生产责任制得不到落实,安全管理工作是一项长期而又必须全面落实的过程。安全生产法律、法规明确规定了管理者“管生产,必须管安全”的基本职责,但仍有部分管理人员片面认为,安全管理工作是专职安全员的事,对身边的违章和隐患,充耳不闻、视而不见,导致生产现场险象环生。
3、 安全教育不到位。提高全员法纪意识、安全意识,教育是一种重要途径。目前,仍有个别部门班前教育流于形式,周一学习走过场,甚至日常的“三级“安全教育,违章办班等各项教育形同虚设。
4、 安全和生产管理的各项工作不能同步进行。其实安全管理的最终目的是“为生产保驾护航”。没有生产,就谈不上安全。没有安全,生产始终无法进行。而在目前,仍有极个别部门没有摆正安全和生产的关系。没有把安全和生产有机地结合起来,片面认为安全管理工作是安全员的事。各项管理信息得不到有效沟通和传递,导致每天的日作业计划安全组无法跟踪,生产现场出现管理的真空。更有甚者认为,部门的专职安全管理者是专门为应付厂方而设,现场哪个工人违章,而要安全员为其说情、开脱,现场的垃圾需要安全员去清扫。这样,就让我们的专职安全管理者疲于应付,而生产现场真正的违章得不到及时纠正,隐患得不到整改。殊不知目前公司安全员都经过专职培训,对现场安全管理都积累了一定的经验,具有现场排查隐患和纠错的能力。所以,合理利用本部门的安全管理者,充分调动他们的积极性,对现场进行隐患排查和纠错,才能做到“预防为主,才能防患于未然”。
上述现象只是在安全管理中出现的一些问题,随着社会不断进步和发展,法律法规的不断完善,以人为本的理念不断深化,原来那些陈旧落后的管理方法已不能适应现代管理的要求,如何提高综合管理水平,达到向管理要效益的目的。这就要求我们正视问题,更新观念,规范管理,只有这样才能使自己在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。